全方位表面處理技術

以 MAO 微弧氧化,在鋁/鎂/鈦合金表面長出金屬-陶瓷複合膜,一次解決『耐磨、耐腐、絕緣、抗熱衝擊、外觀著色、低摩擦/耐介質』六大痛點,為航太、3C 與工業零件帶來更長壽命與更高可靠度。

什麼是 MAO 微弧氧化?

在電解液中施加高壓脈衝,藉由微等離子放電把基材表面轉化為緻密的陶瓷樣氧化層。膜層與金屬基材冶金級結合,附著力高、孔隙可控,並可再進行封孔或覆膜複合處理。

適用材料與膜層範圍

  • 材料:鋁合金、鎂合金、鈦合金;亦可用於碳鋼、銅合金等特殊工況之複合處理
  • 膜厚:10‑3000 μm (依材料/功能客製)
  • 典型硬度 (HV):鋁 900‑2000、鎂 450‑800、鈦 600‑1500;鋼/銅常見 500‑1000
  • 絕緣:電阻≥100 MΩ、耐壓最高可達 5 kV (高絕緣型)
  • 鹽霧:依材質與封孔/複膜而定,常規可達 500‑3000 h 以上

六大功能與客戶價值

超硬耐磨 (增硬)

  • 金屬-陶瓷複合結構,表面硬度大幅提升,耐刮耐磨
  • 提升零件尺寸穩定性與使用壽命,降低保養/停機成本
  • 典型硬度:鋁 900‑2000 HV、鎂 450‑800 HV、鈦 600‑1500 HV

長效防腐蝕

  • 膜層緻密、化學穩定;配合封孔或覆膜可獲得更長效的鹽霧與化學介質防護
  • 中性鹽霧測試可由傳統塗裝的 360 h 提升至 1200 h 等級 (視材質/結構)
  • 適合鋁/鎂合金壓鑄件、孔洞多或環境嚴苛之零件

高絕緣防護

  • 高電阻率、耐高電壓擊穿,適用於高壓電池殼、匯流排與絕緣結構件
  • 40 μm 高絕緣膜層直流耐壓可達 ~1000 V;90 μm 可達 ~3000–4000 V
  • 降低擊穿風險,提高系統安全裕度

熱防護/抗熱衝擊

  • 低熱傳導與抗熱震特性,適用 150‑1000 °C 的高溫/溫差循環環境
  • 示例:鋁合金膜層可承受數百至 1600 次以上熱震循環;鈦合金亦可達百次等級
  • 用於葉片、噴管、散熱/隔熱結構或高速氣流沖刷件

原位著色與外觀光學

  • 在處理過程直接形成白/黑/灰等穩定色膜,亦可客製多色
  • 黑色微弧氧化膜對 UV/熱輻射更穩定,較一般黑色陽極膜耐候性佳
  • 兼具外觀、熱輻射管理與防護功能,適用 3C 與航太外觀件

低摩擦/耐腐介質薄膜 (複合覆膜)

  • 在 MAO 底層之上再覆蓋 2–20 μm 功能薄膜,使其兼具低摩擦與耐腐蝕
  • 關鍵指標:壓痕結合力 HF1–2、臨界刮擦載荷 ≥30 N、硬度 ≥12 GPa、摩擦係數 <0.12,磨損率降低 ≥50%
  • 適用:水/海水/酸鹼等介質中的泵、閥、軸封與運動件

典型應用產業與零件

航太

結構件、隔熱/散熱部件、導電與絕緣件

3C / 消費電子

外觀件、散熱件

新能車與儲能

電池盒、匯流排、冷卻 / 絕緣件

機械流體

泵閥、軸 / 軸封、海工裝置

服務流程|客製化開發

01

需求定義

材質、尺寸、使用環境與目標指標(如硬度、鹽霧、耐壓)。
02

打樣方案

確定電解體系與工藝參數;必要時導入封孔/覆膜複合製程。
03

性能驗證

鹽霧/耐壓/磨耗/熱震等試驗,並提供報告。
04

量產導入

治具與流程設計、品質管控與可追溯。
指標 典型水平 備註
膜厚 10–3000 μm 依功能客製
硬度(HV) 鋁 900–2000;鎂 450–800;鈦 600–1500 材料差異
鹽霧 500–3000 h+ 與封孔/覆膜/結構相關
絕緣耐壓 40 μm ≈ 1000 V;90 μm ≈ 3000–4000 V 漏電流設定 3.0 mA
摩擦係數 < 0.12 複合薄膜
刮擦載荷 ≥ 30 N 複合薄膜
※上述數據為海報與樣品之代表值,實際表現依材質、形狀與工況而異,最終以測試報告為準。
CONTACT

與我們聯絡

RayMag Technology Inc. 鋭鎂科技|MAO/PEO 表面處理服務
適用材料:鋁、鎂、鈦合金|提供打樣、小量試製與量產方案
歡迎提供圖面與需求指標,我們 3–5 個工作天內回覆打樣建議。